顯示包含「熱血三國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熱血三國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13年3月1日星期五

熱血說三國英雄 ─ 「我不是羊牯!」羊祜

一月一會的熱血三國又來了!今期說的人物「羊祜」是一個普遍人充滿誤解的人物,首先,廣東俗語中,解作「輕易被騙者」 的是「羊牯」(待宰的羊),而不是「羊祜」,很多人將兩者混為一談,於是羊祜就慘成羊牯。

 

再者,羊祜嚴格來說是西晉重臣,不過因為他在曹魏時代已經開始任官,所以也會被視為三國人物。

羊祜(221年-278年),字叔子,本身系出名門羊氏家族,外祖父是東漢名臣蔡邕,祖父羊續曾任南陽太守,其姊羊徽瑜則為晉景帝司馬師的皇后,出身好到不得了。

在曹魏時代歷任中書侍郎、秘書監等等官職,司馬炎稱帝後,,升任尚書左僕射、車騎將軍,後升至鎮南將軍,位高權重。羊祜擔任荊州都督(269年)抗吳期間,使計令吳軍退卻,而且在管地屯田,加強實力。

272年步闡獻西陵城向晉投降,吳國的陸抗起兵襲擊西陵,羊祜等率兵救援,但在西陵爭奪戰中失利,獻城降晉的吳將步闡被殺,卻沒有攻下江陵,羊祜遭到彈劾被貶官。

英雄人物就是會在失敗中吸取教訓,羊祜自此步步為營,以修築城寨的方式擴大勢力圈,又對吳地軍民實行懷柔政策,成功令多位吳軍將領投降於晉,而他更被尊稱其為「羊公」。

就 連當時另一位英雄人物吳軍統帥陸抗,也稱讚羊祜的德行,「雖樂毅、諸葛孔明不能過也」,二人識英雄重英雄,兩軍對峙期間,陸抗病重,羊祜派人送良藥給他, 陸抗手下起疑,陸抗卻坦然吃下,更說「羊祜豈鴆人者。」。鴆,是傳說中一種毒鳥,也可解作毒害他人。總之,二人各為其主,卻又惺惺相惜的故事,就成了歷史 美談。

羊祜病重,推舉杜預擔任鎮南將軍,最後杜預成功消滅吳國,晉武帝也覺得能夠滅吳,羊祜功勞不少。
羊祜為人正派,在朝中不興朋黨,雖然推舉了很多人為官,卻從來不說,弄得被推舉者也搞不清推薦人是誰。有趣的,是他不單有軍事才華,還是位文學家,可惜著 作很多已經失傳了!羊祜武功一般,但智謀德行過人,可惜活躍時期太晚,較容易被人忽略,但在三國再創作中雖然絕少擔正,但一般能力評價卻很不錯。

有趣地,光榮《三國志》系列對他的評價符合歷史地高,能力值高強,第四代時,統率達到90,智力達到80,魅力也達85,平均能力以非蜀漢人物來說,可說是一線。到了第十一代,除了武力只有64,智力高達84,魅力更達89,相當強大!

世嘉的「三國志大戰」系列3.X中,他是魏的軍師卡之一,作為武將卡的R羊祜,1.5COST,五武六知的騎兵,兼有魅力,計略「剎那的號令」,能在較短有效時間內提升我方多名武將武力,開局速攻的效果超強,但感覺上不太符合歷史人物特性。


我們的Facebook專頁,歡迎讚好和加入討論!

熱血說三國英雄 ─ 「我不是羊牯!」羊祜

一月一會的熱血三國又來了!今期說的人物「羊祜」是一個普遍人充滿誤解的人物,首先,廣東俗語中,解作「輕易被騙者」 的是「羊牯」(待宰的羊),而不是「羊祜」,很多人將兩者混為一談,於是羊祜就慘成羊牯。

 

再者,羊祜嚴格來說是西晉重臣,不過因為他在曹魏時代已經開始任官,所以也會被視為三國人物。

羊祜(221年-278年),字叔子,本身系出名門羊氏家族,外祖父是東漢名臣蔡邕,祖父羊續曾任南陽太守,其姊羊徽瑜則為晉景帝司馬師的皇后,出身好到不得了。

在曹魏時代歷任中書侍郎、秘書監等等官職,司馬炎稱帝後,,升任尚書左僕射、車騎將軍,後升至鎮南將軍,位高權重。羊祜擔任荊州都督(269年)抗吳期間,使計令吳軍退卻,而且在管地屯田,加強實力。

272年步闡獻西陵城向晉投降,吳國的陸抗起兵襲擊西陵,羊祜等率兵救援,但在西陵爭奪戰中失利,獻城降晉的吳將步闡被殺,卻沒有攻下江陵,羊祜遭到彈劾被貶官。

英雄人物就是會在失敗中吸取教訓,羊祜自此步步為營,以修築城寨的方式擴大勢力圈,又對吳地軍民實行懷柔政策,成功令多位吳軍將領投降於晉,而他更被尊稱其為「羊公」。

就 連當時另一位英雄人物吳軍統帥陸抗,也稱讚羊祜的德行,「雖樂毅、諸葛孔明不能過也」,二人識英雄重英雄,兩軍對峙期間,陸抗病重,羊祜派人送良藥給他, 陸抗手下起疑,陸抗卻坦然吃下,更說「羊祜豈鴆人者。」。鴆,是傳說中一種毒鳥,也可解作毒害他人。總之,二人各為其主,卻又惺惺相惜的故事,就成了歷史 美談。

羊祜病重,推舉杜預擔任鎮南將軍,最後杜預成功消滅吳國,晉武帝也覺得能夠滅吳,羊祜功勞不少。
羊祜為人正派,在朝中不興朋黨,雖然推舉了很多人為官,卻從來不說,弄得被推舉者也搞不清推薦人是誰。有趣的,是他不單有軍事才華,還是位文學家,可惜著 作很多已經失傳了!羊祜武功一般,但智謀德行過人,可惜活躍時期太晚,較容易被人忽略,但在三國再創作中雖然絕少擔正,但一般能力評價卻很不錯。

有趣地,光榮《三國志》系列對他的評價符合歷史地高,能力值高強,第四代時,統率達到90,智力達到80,魅力也達85,平均能力以非蜀漢人物來說,可說是一線。到了第十一代,除了武力只有64,智力高達84,魅力更達89,相當強大!

世嘉的「三國志大戰」系列3.X中,他是魏的軍師卡之一,作為武將卡的R羊祜,1.5COST,五武六知的騎兵,兼有魅力,計略「剎那的號令」,能在較短有效時間內提升我方多名武將武力,開局速攻的效果超強,但感覺上不太符合歷史人物特性。


我們的Facebook專頁,歡迎讚好和加入討論!

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

熱血說三國英雄 ─ 「 忠肝義膽,威名放大」趙雲

《三國演義》中,蜀漢陣營是主角,人人忠肝義膽,英明神武,當中演出機會極多,表現又極其威武,當數「一身是膽」的趙雲,單槍匹馬縱橫戰場的場面一直被人津津樂道,而有關他的八卦也多不勝數。今期,我們一起看看有關這位演義巨星的種種!



在《三國志‧蜀書‧張馬黃趙傳》中,有關他的記0載,其實只有短短幾段,我們以此為基礎談談歷史上的趙雲吧?

趙雲,字子龍,常山真定(今河北省正定)人。公元191年,公孫瓚號召共同討伐袁紹,常山郡推舉出趙雲,於是他率領該郡義軍投奔公孫瓚,隨公孫瓚四處征討。當時,劉備失去了駐地,亦住依附公孫瓚。

公孫瓚派遣劉備幫助田楷對指袁紹,趙雲跟隨前住,劉備和趙雲惺惺相惜,奈何趙雲因德而暫時未能跟劉備。建安五年(200年),劉備被曹操打敗,依附袁紹,趙雲在鄴城和劉備再遇,馬上打得火熱,自此正式追隨劉備。

劉 備投靠劉表‧在當陽長阪被被曹操大軍追擊,他棄妻子而逃‧趙雲保護其兒子「劉禪」和甘夫人,令他們安全退卻。原文很簡單,沒什麼有大戰幾十回合、槍舞梨花 之類之類,但此段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就被改篇成著名的「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」,百萬軍中藏阿斗,在重重包圍中,單槍匹馬護著阿斗殺出重圍,所到之處勇不可擋,連曹操也深深欣賞,是趙雲英雄形象的代表劇情!實際上, 在歷史找不到那麼超人表現的記載,按常理,亦似乎不太可能,小說是小說,明白就可以。

之後,劉備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。赤壁之戰後,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,留守荊州。益州牧劉璋向劉備求援以防曹操,劉備領軍入蜀,趙雲繼續留守荊州。建安十七年(212年),劉備與劉璋決裂,從葭萌攻擊劉璋陣營,並召諸葛亮率軍入蜀。

諸葛亮率領趙雲與張飛,一路到平定郡縣,再到江州,然後兵分兩路,諸葛亮、張飛走北路,趙雲領另一軍走南路,從外水沿長江而上,再進至江陽,最終在成都會合。劉備攻下成都,命趙雲為翊軍將軍。

平定益州後,劉備本想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,被趙雲勸阻,最後聽從趙雲意見。

雲說:「霍去病以匈奴未滅,無用家為,令國賊非但匈奴,未可求安也。須天下都定,各反桑梓,歸耕本土,乃其宜耳。益州人民,初罹兵革,田宅皆可歸還,今安居復業,然後可役調,得其歡心。」

建興元年(223年),後主劉禪繼位,趙雲於永安防衞東吳,為中護軍,征南將軍遷鎮東將軍,封永昌亭侯。建興五年(227年),平定南中,和東吳結盟之後,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,準備北伐,趙雲亦轉駐漢中。

次年,諸葛亮出兵北伐,令趙雲、鄧芝為疑軍,佔據箕谷,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。趙雲兵弱敵強,失利於箕谷,不過由於趙雲親自斷後,又燒燬棧道,阻止曹軍的追擊,減少戰敗損失,建興七年(229年),趙雲病逝,後來後主再追諡他為順平侯。

對於趙雲,陳壽在《三國志》中的評價是「黃忠、趙雲強摯壯猛,並作爪牙,其灌、滕之徒歟? 」對他的勇猛肯定有嘉。雖然《三國志》中的趙雲不如演義般神勇完美,但亦可見其人忠勇而愛民,對主子有情有義,對軍務甚有責任感,最少可稱為良將。

他 在蜀漢中經常擔任防守,護衛任務,實際上指揮大軍團戰鬥的場面亦很少,表現上當然沒有負責出征的武將那麼亮眼。但在亂世之中,這類留守要地的武將,其實是 主君非常看重的人物,不是確保忠心而有能力,也不會將重地倚託到他手上,常有誤解趙雲沒有被重用,但看工作安排和官位而言,趙雲已經是很受重用了!

一如大家都很熟悉,蜀漢五虎將之說是小說之言,事實上不存在,只是《三國志》傳記中,「關張馬趙黃」五人同列一傳,至於趙雲是女人之說,大多將演義故事情節穿鑿附會,欠缺証據,笑笑就好。


約略談過趙雲在三國志的種種,我們就來看看這位演義大紅人在三國再創作中的雄姿!作為演義大紅人,趙雲在大部份三國再創作都有相當份量,而且外觀大多是俊美男子模樣,不愧是主角!(笑)

首 先看看光榮的「三國志」系列吧?在較早期時,他的能力值可以用空得亂七八糟來形容,在第五代時,武力高達98,智力亦達到88,魅力更高達95,不論文武 能力,都在一線水平,綜合能力在遊戲中名列前茅!去到十二代,能力值稍為下降,武力仍在96的高水平,但智力下降至二線文官的77,整體能力,仍在高水 平!

「真‧三國無雙」系列中,他是主角級人物,自初代已經登場,俊美外觀加上帥氣動作,舞動長槍戰鬥,符合演義中形象,是很受歡迎的角色。 世嘉的「三國志大戰」系列中,趙雲大多設定為能力值很高的單體強化角色,3.X時代的SR趙雲,擁有七武五知的槍兵,兼有魅力和大軍特技,計略是單體強化 「子龍的剛槍」,消耗六點士氣,令武力、槍擊力、移動速度上升,相當全面。另一張2.5COST的SR趙雲,是八武七智的騎兵,兼有復活、魅力和勇猛三種 特技,計略「人馬一體」,長持續時間和對槍擊較優,作為騎兵計略十分優良。

再創作故事中,他也有不少發揮,漫畫《火鳳燎原》中,他外號燎原火,因為沒痛覺,所以十分勇猛。池上遼一與武論尊打造的另類三國漫畫《霸》中,就採用了趙雲是女性的設定,而且以此牽引出一堆十分有爆(汗?)點的橋段。

其實幾乎所有三國再創作中都可以找到趙雲,如古早Capcom「三國志 II」街機遊戲中,他的升龍劍就很有名,因為數量實在太多,很難一一提及,所以,這次就只談那麼多,下次節目時間再見!


我們的Facebook專頁,期待你讚好和加入討論!


熱血說三國英雄 ─ 「 忠肝義膽,威名放大」趙雲

《三國演義》中,蜀漢陣營是主角,人人忠肝義膽,英明神武,當中演出機會極多,表現又極其威武,當數「一身是膽」的趙雲,單槍匹馬縱橫戰場的場面一直被人津津樂道,而有關他的八卦也多不勝數。今期,我們一起看看有關這位演義巨星的種種!



在《三國志‧蜀書‧張馬黃趙傳》中,有關他的記0載,其實只有短短幾段,我們以此為基礎談談歷史上的趙雲吧?

趙雲,字子龍,常山真定(今河北省正定)人。公元191年,公孫瓚號召共同討伐袁紹,常山郡推舉出趙雲,於是他率領該郡義軍投奔公孫瓚,隨公孫瓚四處征討。當時,劉備失去了駐地,亦住依附公孫瓚。

公孫瓚派遣劉備幫助田楷對指袁紹,趙雲跟隨前住,劉備和趙雲惺惺相惜,奈何趙雲因德而暫時未能跟劉備。建安五年(200年),劉備被曹操打敗,依附袁紹,趙雲在鄴城和劉備再遇,馬上打得火熱,自此正式追隨劉備。

劉 備投靠劉表‧在當陽長阪被被曹操大軍追擊,他棄妻子而逃‧趙雲保護其兒子「劉禪」和甘夫人,令他們安全退卻。原文很簡單,沒什麼有大戰幾十回合、槍舞梨花 之類之類,但此段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就被改篇成著名的「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」,百萬軍中藏阿斗,在重重包圍中,單槍匹馬護著阿斗殺出重圍,所到之處勇不可擋,連曹操也深深欣賞,是趙雲英雄形象的代表劇情!實際上, 在歷史找不到那麼超人表現的記載,按常理,亦似乎不太可能,小說是小說,明白就可以。

之後,劉備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。赤壁之戰後,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,留守荊州。益州牧劉璋向劉備求援以防曹操,劉備領軍入蜀,趙雲繼續留守荊州。建安十七年(212年),劉備與劉璋決裂,從葭萌攻擊劉璋陣營,並召諸葛亮率軍入蜀。

諸葛亮率領趙雲與張飛,一路到平定郡縣,再到江州,然後兵分兩路,諸葛亮、張飛走北路,趙雲領另一軍走南路,從外水沿長江而上,再進至江陽,最終在成都會合。劉備攻下成都,命趙雲為翊軍將軍。

平定益州後,劉備本想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,被趙雲勸阻,最後聽從趙雲意見。

雲說:「霍去病以匈奴未滅,無用家為,令國賊非但匈奴,未可求安也。須天下都定,各反桑梓,歸耕本土,乃其宜耳。益州人民,初罹兵革,田宅皆可歸還,今安居復業,然後可役調,得其歡心。」

建興元年(223年),後主劉禪繼位,趙雲於永安防衞東吳,為中護軍,征南將軍遷鎮東將軍,封永昌亭侯。建興五年(227年),平定南中,和東吳結盟之後,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,準備北伐,趙雲亦轉駐漢中。

次年,諸葛亮出兵北伐,令趙雲、鄧芝為疑軍,佔據箕谷,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。趙雲兵弱敵強,失利於箕谷,不過由於趙雲親自斷後,又燒燬棧道,阻止曹軍的追擊,減少戰敗損失,建興七年(229年),趙雲病逝,後來後主再追諡他為順平侯。

對於趙雲,陳壽在《三國志》中的評價是「黃忠、趙雲強摯壯猛,並作爪牙,其灌、滕之徒歟? 」對他的勇猛肯定有嘉。雖然《三國志》中的趙雲不如演義般神勇完美,但亦可見其人忠勇而愛民,對主子有情有義,對軍務甚有責任感,最少可稱為良將。

他 在蜀漢中經常擔任防守,護衛任務,實際上指揮大軍團戰鬥的場面亦很少,表現上當然沒有負責出征的武將那麼亮眼。但在亂世之中,這類留守要地的武將,其實是 主君非常看重的人物,不是確保忠心而有能力,也不會將重地倚託到他手上,常有誤解趙雲沒有被重用,但看工作安排和官位而言,趙雲已經是很受重用了!

一如大家都很熟悉,蜀漢五虎將之說是小說之言,事實上不存在,只是《三國志》傳記中,「關張馬趙黃」五人同列一傳,至於趙雲是女人之說,大多將演義故事情節穿鑿附會,欠缺証據,笑笑就好。


約略談過趙雲在三國志的種種,我們就來看看這位演義大紅人在三國再創作中的雄姿!作為演義大紅人,趙雲在大部份三國再創作都有相當份量,而且外觀大多是俊美男子模樣,不愧是主角!(笑)

首 先看看光榮的「三國志」系列吧?在較早期時,他的能力值可以用空得亂七八糟來形容,在第五代時,武力高達98,智力亦達到88,魅力更高達95,不論文武 能力,都在一線水平,綜合能力在遊戲中名列前茅!去到十二代,能力值稍為下降,武力仍在96的高水平,但智力下降至二線文官的77,整體能力,仍在高水 平!

「真‧三國無雙」系列中,他是主角級人物,自初代已經登場,俊美外觀加上帥氣動作,舞動長槍戰鬥,符合演義中形象,是很受歡迎的角色。 世嘉的「三國志大戰」系列中,趙雲大多設定為能力值很高的單體強化角色,3.X時代的SR趙雲,擁有七武五知的槍兵,兼有魅力和大軍特技,計略是單體強化 「子龍的剛槍」,消耗六點士氣,令武力、槍擊力、移動速度上升,相當全面。另一張2.5COST的SR趙雲,是八武七智的騎兵,兼有復活、魅力和勇猛三種 特技,計略「人馬一體」,長持續時間和對槍擊較優,作為騎兵計略十分優良。

再創作故事中,他也有不少發揮,漫畫《火鳳燎原》中,他外號燎原火,因為沒痛覺,所以十分勇猛。池上遼一與武論尊打造的另類三國漫畫《霸》中,就採用了趙雲是女性的設定,而且以此牽引出一堆十分有爆(汗?)點的橋段。

其實幾乎所有三國再創作中都可以找到趙雲,如古早Capcom「三國志 II」街機遊戲中,他的升龍劍就很有名,因為數量實在太多,很難一一提及,所以,這次就只談那麼多,下次節目時間再見!


我們的Facebook專頁,期待你讚好和加入討論!


2010年11月1日星期一

熱血說三國英雄 ─ 「關係很鐵、實力很真」曹真

因為《三國演義》,曹魏的將軍,大多被硬生生降低一個等級,曹魏中又姓曹的更是倒大霉,明明神勇無匹或者戰功顯赫,卻總是被人誤會為「有名無實,依賴關係」,守城王曹仁就是代表之一。今次我們介紹一個姓曹的,此人不單天生神力,豪爽有義氣,兼且有謀略,但在各日系三國作品中,卻鮮見登場,他就是官至大將軍、大司馬的大人物「曹真」!

 

《三國志》中,他被記在《三國志‧魏書九‧諸夏侯曹傳》,對於他的評價是「真每征行,與將士同勞苦,軍賞不足,輒以家財班賜,士卒皆願為用。」,為人豪爽而且甚得軍心,一般而言,這類將軍領的部隊,很頑強。

曹真(?-231年),字子丹,曹操的族子。曹操創業期,曹真之父「曹邵」負責為曹操招募兵馬,後被豫州刺史「黃琬」所害,曹操收養喪父的曹真。曹真力大勇猛,曹操命他率領「虎豹騎」(曹軍的精銳部隊),討伐靈丘,後封靈壽亭侯,之後再為左將軍,於下辨打敗劉備,拜中堅將軍,至長安後領中領軍。夏侯淵戰死後,曹操以曹真為征蜀將軍,曹操至漢中,曹真與曹洪等轉屯陳倉。

黃初元年(220年)曹丕即位後,以曹真為鎮西將軍,都督雍州及涼州諸軍事,進封東鄉侯,遣費曜討平張進的叛亂。回洛陽後,升至上軍大將軍,與夏侯尚等征伐孫權,再轉為中軍大將軍。文帝死後,曹真與陳群和司馬懿受遺紹輔政,曹叡即位後,封邵陵侯,官至大將軍。

太和二年(228年),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,南安、天水和安定三郡皆降蜀漢,明帝於是親征至長安,遣曹真為督,命張郃攻馬謖,大破蜀漢軍,並逼使其退卻,三郡又復歸魏。曹真及後認為諸葛亮必攻陳倉,於是命將軍郝昭守陳倉。翌年春天諸葛亮果然攻打陳倉,郝昭早已有備而戰,諸葛亮不能攻克,同時蜀漢軍隊兵糧不足,致使諸葛亮無功而還。

太和四年(230年),曹真官至大司馬,認為蜀漢多次犯境,建議攻伐蜀漢。明帝接納,曹真於是從長安出兵,從子午道入。司馬懿經漢水進軍,另外有部分於斜谷入,從多路進攻蜀漢,但因天雨而罷兵。曹真得病,回洛陽,不久病死,諡元侯。

在曹操手下,能夠撈到風生水起,當然不可能單依賴父蔭和關係,雖然關係,曹真確實有。能夠率領「虎豹騎」,就知道他不單能力過人,亦深得曹操信任,力大無窮是個人勇武,但看他後來官做大了後的用人和戰略,就知道他不獨是個大力打手,還有點謀略,最少能看破諸葛亮的計劃,「大將軍、大司馬」不是隨隨便便就撈得過來。除了能力,他待手下很好,試過軍賞不足,以自己私財贈予兵士。另外,曹真為人亦不錯,因為可憐曹遵和朱贊的兒子年少喪父,曾把自己的食邑分給他們。由《三國志》看,他是個有才能、有功職、有人品的能人。

可惜,正因為他官做得大,大戰中親自上場幹架的機會就少,對於祟尚單挑的《三國演義》,他出場機會自然不多,身為魏將還要姓曹,出起場來,表現亦很抱歉。如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回的標題就是「漢兵劫寨破曹真,武侯鬥陣辱仲達」,在這回中,自以為是,不聽司馬懿勸阻,最後被蜀漢大軍所敗,再被孔明的書信氣死,有夠慘,有夠爛,令很多人也以為他不過是的庸才,絕對是位演義受害者。


之後,我們再來看看他在ACG作品中的表現?

光榮的「三國志11」中,他統率有87,武力74,智力68,騎兵S屬性,二流下線水平,就演義來說,很合理,以歷史來看,嚴重偏低,他個人勇武應該少說有9X吧?又其實,11代已經算好,在「三國志4」,武力只有71,最高能力統率也未夠80,叫二線還有點勉強,非常可憐。

在「三國志大戰」中,他卻很不錯,3.5版本中,他是COST 1.5 的弓兵,五武七知,有募兵 ,能力值不錯,但兵種設定是弓兵有點怪異,但計略「崩射的號令 」只要四士氣的號令,還能令弓兵追加崩射特技,非常不俗,綜合而高也算高性能。因為他活躍時間比較慢,加上演義記載少,三國再創作中,較少他的身影,和其官位和影響力絕對不符!

熱血說三國英雄 ─ 「關係很鐵、實力很真」曹真

因為《三國演義》,曹魏的將軍,大多被硬生生降低一個等級,曹魏中又姓曹的更是倒大霉,明明神勇無匹或者戰功顯赫,卻總是被人誤會為「有名無實,依賴關係」,守城王曹仁就是代表之一。今次我們介紹一個姓曹的,此人不單天生神力,豪爽有義氣,兼且有謀略,但在各日系三國作品中,卻鮮見登場,他就是官至大將軍、大司馬的大人物「曹真」!

 

《三國志》中,他被記在《三國志‧魏書九‧諸夏侯曹傳》,對於他的評價是「真每征行,與將士同勞苦,軍賞不足,輒以家財班賜,士卒皆願為用。」,為人豪爽而且甚得軍心,一般而言,這類將軍領的部隊,很頑強。

曹真(?-231年),字子丹,曹操的族子。曹操創業期,曹真之父「曹邵」負責為曹操招募兵馬,後被豫州刺史「黃琬」所害,曹操收養喪父的曹真。曹真力大勇猛,曹操命他率領「虎豹騎」(曹軍的精銳部隊),討伐靈丘,後封靈壽亭侯,之後再為左將軍,於下辨打敗劉備,拜中堅將軍,至長安後領中領軍。夏侯淵戰死後,曹操以曹真為征蜀將軍,曹操至漢中,曹真與曹洪等轉屯陳倉。

黃初元年(220年)曹丕即位後,以曹真為鎮西將軍,都督雍州及涼州諸軍事,進封東鄉侯,遣費曜討平張進的叛亂。回洛陽後,升至上軍大將軍,與夏侯尚等征伐孫權,再轉為中軍大將軍。文帝死後,曹真與陳群和司馬懿受遺紹輔政,曹叡即位後,封邵陵侯,官至大將軍。

太和二年(228年),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,南安、天水和安定三郡皆降蜀漢,明帝於是親征至長安,遣曹真為督,命張郃攻馬謖,大破蜀漢軍,並逼使其退卻,三郡又復歸魏。曹真及後認為諸葛亮必攻陳倉,於是命將軍郝昭守陳倉。翌年春天諸葛亮果然攻打陳倉,郝昭早已有備而戰,諸葛亮不能攻克,同時蜀漢軍隊兵糧不足,致使諸葛亮無功而還。

太和四年(230年),曹真官至大司馬,認為蜀漢多次犯境,建議攻伐蜀漢。明帝接納,曹真於是從長安出兵,從子午道入。司馬懿經漢水進軍,另外有部分於斜谷入,從多路進攻蜀漢,但因天雨而罷兵。曹真得病,回洛陽,不久病死,諡元侯。

在曹操手下,能夠撈到風生水起,當然不可能單依賴父蔭和關係,雖然關係,曹真確實有。能夠率領「虎豹騎」,就知道他不單能力過人,亦深得曹操信任,力大無窮是個人勇武,但看他後來官做大了後的用人和戰略,就知道他不獨是個大力打手,還有點謀略,最少能看破諸葛亮的計劃,「大將軍、大司馬」不是隨隨便便就撈得過來。除了能力,他待手下很好,試過軍賞不足,以自己私財贈予兵士。另外,曹真為人亦不錯,因為可憐曹遵和朱贊的兒子年少喪父,曾把自己的食邑分給他們。由《三國志》看,他是個有才能、有功職、有人品的能人。

可惜,正因為他官做得大,大戰中親自上場幹架的機會就少,對於祟尚單挑的《三國演義》,他出場機會自然不多,身為魏將還要姓曹,出起場來,表現亦很抱歉。如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回的標題就是「漢兵劫寨破曹真,武侯鬥陣辱仲達」,在這回中,自以為是,不聽司馬懿勸阻,最後被蜀漢大軍所敗,再被孔明的書信氣死,有夠慘,有夠爛,令很多人也以為他不過是的庸才,絕對是位演義受害者。


之後,我們再來看看他在ACG作品中的表現?

光榮的「三國志11」中,他統率有87,武力74,智力68,騎兵S屬性,二流下線水平,就演義來說,很合理,以歷史來看,嚴重偏低,他個人勇武應該少說有9X吧?又其實,11代已經算好,在「三國志4」,武力只有71,最高能力統率也未夠80,叫二線還有點勉強,非常可憐。

在「三國志大戰」中,他卻很不錯,3.5版本中,他是COST 1.5 的弓兵,五武七知,有募兵 ,能力值不錯,但兵種設定是弓兵有點怪異,但計略「崩射的號令 」只要四士氣的號令,還能令弓兵追加崩射特技,非常不俗,綜合而高也算高性能。因為他活躍時間比較慢,加上演義記載少,三國再創作中,較少他的身影,和其官位和影響力絕對不符!

2007年11月24日星期六

熱血說三國英雄 ─ 「膽色過人的俊男名士! 」荀彧

熱血說三國英雄今期起會獨立起分類,大家以後可以選文章分類「熱血三國」就可以輕易找回昔日三國舊文,雖有新分類,仍會兼在熱血動漫分類之內。

曹操視為「子房再世」(子房即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)的頭號軍師「荀彧」,甚至,有人覺得他簡直是張良加蕭何。其人不單有才,更是品行端正而聞名,在當時是一時名士。大家在各種三國產品中,都會看到他,而大多數都是以文弱,甚至正太(《火鳳燎原》?)的形象示人,事實上,這位「王佐之才」,是很有膽色和勇氣,不止是個文弱書生。典略中形容荀彧擁有「為人偉美」,可以估計,他還是一位美男子。

《火鳳燎示》內被人戲稱為正太可愛王的二奇(左),又或者《蒼天航路》的「率直的魔王左右手 」(右),造形都很正派,這名角色不論如何再創作,正派位置倒是很穩妥。

荀彧字文若(公元163-212年),潁川潁陰人。出生名門,少年時已經享有盛名,南陽名士何顒曾稱他為「王佐之才」,曾當過守宮令,及後遇上董卓之亂就棄官不幹。之後,加入了袁紹集團,被集團主席視為上席,偏偏他卻捨當時名氣實力俱備的袁紹而投入未成氣候的曹操門下,時年二十九歲。加盟後,一路都擔當要職,被曹操視為重臣。

在光榮產品中,他有越來越俊美之勢,連光榮也越來越強調他美男子的設定?

再詳談前,先說他一個威水史。關羽單刀赴會的故事,多人稱道,覺得他有膽色。事實上,大家以為很柔弱的荀彧也做過這種事!西元194年,曹操攻陶謙,張邈、陳宮聯合呂布出手進攻曹攻大本營,整個兗州就只剩下三座城池屬於曹軍,當時,他跟程昱聯手守住這三座城。當他守鄄城時,豫州刺史郭貢帶了數萬人來到城下,要見荀彧。夏侯惇阻止,但荀彧堅持赴會,結果,郭貢看見荀彧毫無怯色,覺得此城難下,沒有攻城。這事,可見荀彧膽色過人,跟很多人心中的正太弱書生形象大有分別吧?

三國志大戰中,倒是曾經威風一時。

荀彧是一名政治家戰略家,他不是處身戰場上的猛將或軍師,他負責的,是更高層次的工作,是分析局勢,確保我方補給。看看他在曹營的角色?「常居中持重,太祖雖征伐在外,軍國事皆與彧籌焉。」(節錄自《三國志‧卷十》),居中持重,即管理及守護大本營。在戰亂時代,對於各勢力來說,這個工作極為重要,因為老家被人抄了的話,既失去了大量資源,亦失去了失利時卷土重來的根據地。所以,這種工作,絕對是生死攸關的岡位,通常都由能人,而且是領導極之信賴的能人來擔當。更強的是,連身邊謀臣如雲的軍事天才曹操,每遇到困惑,也會去信詢問他意見,就是因為他料事如神,戰略目光遠大。

政治上,他提出奉天子的方針令曹操取得政治上優勢,打理內政也井井有條,我覺得《三國志》遊戲內,他最有資格拿政治力100。軍略方面,官渡之戰時,分析形勢,說明曹營能以弱勝強的道理,令曹操安心,在策略上,提出先平呂布再對付袁紹以免後顧之憂,由結果論,十分正確。他分析袁軍眾人弱點時更是一針見血,如「顏良、文醜,一夫之勇耳,可一戰而禽也!」,結果,真的不出他所料。及後曹操想先攻劉表,但他建議先滅袁紹餘眾,結果真的大獲全勝 。《火鳳燎原》中郭嘉說他一向用人得當,可算忠於正史,不過他三十多歲還可以一副正太模樣,就實在太可怕了。

他不單是軍事和政治顧問,更是曹操集團的人事部顧問,不少重要謀士,如荀攸、鐘繇,甚至郭嘉,都是他推薦。「操以彧為知人,諸所進達皆稱職。」,曹操知人善任,也覺得他推薦人才皆能稱職,代表他在用人方面也是有極高水準。而且,他為人,不單有才,也有德,是一位不屈君子,深受當時名人推祟,最後,也因為忠於自己扶持漢室的理想,不惜反對曹操升任魏公,最後被迫害至死。

他一生為曹操持家,又每每在關鍵時刻安撫和鼓勵曹操,可算是曹營中的一大支柱,最後得此下場,實在可悲。說個題外話,記得,某套真人電視劇版「三國」中,曹操得荀彧加盟後,二人手拖手去散步,充份反映二人的關係密切。

他死時五十歲,諡為敬侯。

說完正史,又說說他在ACG中的表現,繼續一貫日系三國以演義為本的特點,他通常都只能當大配角,三五期不見身影那種。光榮的「三國志‧二」中他的智力有97,已屬頂級,但仍在龐統之下。大抵,在光榮作品中,他是定位在「龍鳳」之下的強者。「真三國無雙」系列中,雖然有登場,但只有雜魚相。「三國志大戰DS」中,他是1武9知的智謀形武將,倒是計謀「玄妙的反計」曾經稱道一時,但始終不是一線強角。《火鳳燎原》中他貴為水鏡二奇,總算爭一口氣。

總合而言,在魏國眾謀臣中,他算是比較忠於原著的一個,弱化程度稍低,最少比上次說的賈詡幸運,但以「二奇」(笑)的盛名才智功績,竟要屈在龐統之下,真的不得不讚嘆《三國演義》影響之深遠。

參考書目:
《三國演義》羅貫中
《三國志》陳壽
《品三國‧下》 易中天

維基百科:荀彧